工伤仲裁开庭审理结束仲裁书多少时间送到本人手里
法律并没有规定仲裁书多久送达,要根据仲裁委的办案时间来确定。
1、一般来说四十五日会结案,案情复杂的不能超过六十日;
2、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工伤申请仲裁开庭需要注意哪些
一、工伤在劳动关系中常发生,要区分不同情形,准备好有关的工伤申报材料。
(一)属于下列情况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1、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应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2、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提出工伤认定的,应提交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由当地公安部门出具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认定因工死亡应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供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5、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交由设区的市级相应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
6、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
对因特殊情况,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应书面说明情况。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是劳动保障部门确定对象资格的凭证。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是劳动合同,也包括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如领取劳动报酬的证明、单位同事的证明等。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机构(或者鉴定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出具诊断证明的医疗机构,一般情况下,应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工伤保险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非协议医疗机构(例如对受到事故伤害的职工实施急救的医疗机构)。
二、工伤认定要在工伤事故后一年内进行,否则过时效,不予受理。
工伤认定后,依据工伤认定书和鉴定书向人事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工伤劳动仲裁程序
1、劳动仲裁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相似,只是没有那么严格时间和程序的要求,但也包括仲裁庭调查(举证,质证),辩论和裁决等过程.
2、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权利:
(1)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2)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的权利;
(3)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要求裁决的权利;
(4)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5)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
(6)被申请人有承认、反驳申请人仲裁请求、提起反诉的权利。
3、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义务:
(1)应当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纪律的义务;
(2)应当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提问;
(3)应当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进行举证;
(4)应当尊重对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
(5)应当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决文书。
4、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组成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仲裁庭组成人员回避。
5、仲裁员要求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时,申请人应当全面陈述仲裁请求。
6、仲裁庭质证阶段,当事人环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仲裁员一般会要求当事人在证据质证前提交已掌握的全部证据,质证完毕后,非经仲裁庭许可,当事人闭庭后补充提交的证据一般不再作为定案依据适用。
7、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仲裁员告知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和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后,询问当事人调解意愿时,当事人应当理性并明确地回答自身是否愿意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如果双方均表示愿意在仲裁庭主持下进行调解,仲裁员首先会要求双方明确调解的方案,再从中找出差距与症结所在,然后采取双方在场或各方单独洽谈的方式做当事人思想工作。
8、在仲裁庭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庭将当庭送达《仲裁调解书》,该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执行力。如双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庭将当庭裁决或择日裁决。
在工伤仲裁开庭审理的时候为自己争取权益没有错,这时建议你在线咨询财安网律师提供好的意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放出荐律师:唐山律师在线为您解答我们知道,如果发生民事纠纷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找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与诉讼都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那么,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呢?今天,财安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仲
劳动仲裁的申请被通过之后,法院受理之后会对这一争议进行开庭审理,对于劳动者而言,申请了劳动仲裁肯定是希望自己的申请能够尽快的给自己一个好的回报。那么,劳动仲裁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财安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劳动仲裁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1、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而申请劳动仲裁时要注意劳动仲裁的时效,对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服的,可以申请撤销裁决,那么劳动裁决不服向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有哪些情形?下面由财安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海峡两岸间仲裁裁决的效力怎么样现在为了确保仲裁裁决能得以有效实现,海峡两岸仲裁法都赋予仲裁裁决以执行力。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应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其他第三方不得妨碍仲裁裁决的履行。如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裁决所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
很多劳动者在外打工的时候,经常都会遇到公司不发工资的情形,可是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时都只能忍气吞声,其实这时候职工是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权的,那么要是劳动仲裁后企业不履行怎么办?接下来由财安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
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而申请劳动仲裁时要注意劳动仲裁的时效,对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服的,可以申请撤销裁决,那么劳动裁决不服向中级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有哪些情形?下面由财安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