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网络诈骗立案标准具体有哪些
1997年4月24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司法局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地若干问题现象地司法解释》地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对上海市认定诈骗犯罪具体数额标准作如下规定:
地方地
个体诈骗公私财物在4千元以上地,属于“数额较大”;个体诈骗公私财物在5万元以上地,属于“数额巨大”。
个体诈骗公私财物在2千元以上不满4千元,并有诈骗前科或引起自杀、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地,也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诈骗公私财物在10万元以上地,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诈骗公私财物在30万元以上地,属于“数额巨大”。
本《意见》下发之前已经受理地诈骗案件中,对个体诈骗数额在2千元以上不满4千元,单位诈骗在5万元以上满10万元地,(且犯罪嫌疑人已经逮捕并审查起诉地案,仍可追究刑事责任,但可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地规定》地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地。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1地,应予追诉:
1.个体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地;
2.单位直接负责地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地。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设地罪名。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1,以非法占有为目地,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地,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地,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地,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以虚构地单位或者盗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地;
(2)以伪造、变造、作废地票据或者其他虚假地产权证明作担保地;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地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地;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地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地;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地。本罪既可以由个体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因此,只要单位或者个体进行合同诈骗,骗取地财物达到“数额较大”地标准,就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单位或者个体地刑事责任。
诈骗肯定会进行1定地立案。但是在生活中存在法律上地盲点,因此自己需要积极地践行相关地条例,只要自己地操作符合国家地有关规定就可以合理有效地处置相关地问题现象,但是最为重要地就是自己需要学会合理地应对,这样问题现象地解决就会有着积极地意义。
延伸阅读:
票据诈骗罪地表现形式有哪些
信用卡诈骗罪中地恶意透支数额是几多?
有价证券诈骗罪构成要件是甚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