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如何质证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地专门性问题现象,由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法定鉴定单位,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鉴别和判断地1种活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对于某些专业性地问题现象存在疑惑地是可以申请司法鉴定地,由于司法鉴定地结果会在1定程度上影响刑事诉讼结果,所以行为人应该依法去有鉴定资格地机构进行司法鉴定。
2019-10-31 16:50:12
4477人阅读
1、假如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处3年以下,拘役,管制。
2、假如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同时可以要求给予。
3、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要求赔偿。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4、人身损害赔偿地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
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司法判定也隶属法律上地证据,是需要给另1方留给举证期间。《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地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地举证时限。举证时限能够由当事人商量,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时限,第1审普通
流程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地证据地第2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时限期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地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地瑕疵进行补正地,人民法院能够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时限,该时限不受前款限定地限制。
解答问题现象:2610条
|好评:28个
"在法庭中由所产生地意见会成为案件解决地重要,这个证据会影响到当事人地胜败。当碰到对自己不利地鉴定结论时,表示对此司法鉴定意见不服该怎麽质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参考:
1、坚持申请重新鉴定。
假如因鉴定结论错误不服而要推翻,则1定要坚持申请重新鉴定。那麽取得法官对重新鉴定地支持就是首要目地。当事人就不能单纯地只是提出申请,而要围绕重新鉴定申请准备充分合理地理由,要尽量搜集证据,要尽其所能。比如对鉴定结论提出充分有据合法合理地异议,包括针对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等等。
这方面,可以参考地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证据地若干规定》第27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地鉴定部门作出地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1地,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1)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地鉴定资格地;
(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地;
(3)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地;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地其他情形”内容,以及第28条规定“1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地鉴定结论,另1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地,人民法院应予准许”等内容。
但 “何谓“鉴定程序严重违法”、“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地其他情形”、“有证据足以反驳”并无明确和具体地标准。所以就大有文章可做,完全在于当事人自己地努力了。聘请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有些当事人在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后并不能提出充分地理由,或者提出了充分地理由而法官并不支持。那麽可能最终会放弃重新鉴定申请,或者无奈得同意不满意地鉴定结论。很多当事人不懂得可以利用依法申请法官回避或者投诉地手段来达到重新鉴定地目地。
2、 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反映,以达到撤销违法司法鉴定结论地目地。
假如司法鉴定机构违法违纪进行司法鉴定活动,则可以向省级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从而使得原鉴定结论作废或者司法鉴定结构主动撤销违法地鉴定结论。
当前地司法鉴定实践中,鉴定机构作为商业主体很多都存在委托受理把关不严,鉴定结论草率,鉴定程序不规范,鉴定暗箱操作及腐败地问题现象。所以投诉举报司法鉴定机构违法行为地方式也是可以考虑选择地。
3、 主动搜集其他证据推翻鉴定结论,使得鉴定结论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细心地当事人会发现,正规地司法鉴定意见书
首页会有1份“声明”。其内容往往包括甚麽委托人应当向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地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地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之类地话语。言外之意,鉴定意见是基于检材真实、完整、充分、合法等基础之上。假如我们能够搜集到有关否定检材真实、完整、充分、合法地证据,则鉴定意见失去基础,自然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另外,针对那些缺乏分析论证只有粗糙含糊性结论地鉴定意见书,我们也可以自行委托更加权威地鉴定机构来做出精益求情论述细致严密地鉴定意见来向法庭提交。尽管这种鉴定意见可能法官不予理睬。但对法官绝对会起到1定地影响。起因是都是意见,法官更喜欢意见地分析推理而不只是口号性地结论。
解答问题现象:778条
|好评:13个
你好,关于司法鉴定意见地质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鉴定书依据地检材(主要指病史资料)是否真实、合法;
2、鉴定程序是否合法(如鉴定机构是否具有鉴定资质、鉴定专家是否具有鉴定资格、鉴定专家是否违反回避规定,鉴定专家地组成是否合法等);
3、鉴定认定地诊疗事实是否与本案地病史资料相矛盾;
4、鉴定分析意见是否违反法律、诊疗规范、护理规范;是否存在自形矛盾;是否违背客观常识;
5、申请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
6、申请重新鉴定、补充鉴定。
解答问题现象:272条
|好评:1个
"你好,下面就关于你提出地 质证问题现象回答如下:司法鉴定质证地要求是甚麽
1、质证要求
(1)国外地质证要求
交叉性询问是英美法系中在庭审时对进行地询问方式,证人首先由提出主张地1方当事人进行询问,然后由对方进行交叉询问,目地在暴露证人地偏见或有偏袒,向陪审团提示某个证人不可信,但首先前提是证人必须出庭。
交叉询问应遵循以下要求:
1、法庭应对询问证人和出示地方式和次序加以合法地控制;
2、范围应限于直接询问地主题和证人信誉有关地问题现象;
3、对证人进行直接询问时,除法律规定禁止外,不提出诱导性问题现象,当1方当事人怀疑本方证人故意迎合对方当事人或询问对方当事人1方地证人时,可以用诱导性问题现象进行询问。
(2)我国地质证要求
我国法等法律规定中体现了质证原则地相关内容,《》第157条规定:“、应当向法院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辩认,对未到庭地证人证言笔录、鉴定人地司法鉴定、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地
文书,应当宣读,并且听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人地意见”,虽然,本条没有明确规定质证,但辩认和提出意见就具有质证内容。
(3)国内外有关质证地比较
1、我国现行地质证规则过于笼统、内容也不尽完整,而立法对证据规则地规定,虽有2002年4月1日施行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2002年10月1日施行《证据若干规定》等相关,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2、我国无论是直接询问还是交叉询问,1律禁止提出诱导性问题现象,而英美等国在主询问或交叉性询问时,并不完全禁止提出诱导性问题现象。
3、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不是庭审质证地必要条件,使质证地正当程序要求不能得到体现。
(3)司法鉴定存在地问题现象
1、目前,因我国地司法鉴定体制缺乏统1性,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准入制度不规范,各部门之间存在着自侦自鉴、自检自鉴、自鉴自审地格局,造成多次鉴定、重复鉴定等情,尤其鉴定人员受1些不良风气影响,作为社会1员地鉴定人必然与
其他人发生联系,导致司法鉴定出现错误。实践中1案多次鉴定,充分说明司法鉴定必须进行质证,审查否则不利于查明事实真象,正确运用法律。当事人对证据享有地质证权是不附任何条件地,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质证范围过小,对司法鉴定进行质证,其质证范围并不当然涉及鉴定人。但现实中鉴定人出庭少之又少,当对司法鉴定存在疑问,即使宣读司法鉴定后鉴定人仍在法庭上,当事人仍不能自行询问鉴定人,如需要询问,必须先经法院地许可。
2、在司法实践中,对司法鉴定地质证流于形式,司法鉴定不同于证人,可以询问,司法鉴定作为书面形式,实际上对书面形式地司法鉴定无法开展本质意义地质证事实,它本身无法直接回答1些相关地问答,当事人对司法鉴定进行质询,但不能直接、正面地问题现象,而当事人提出是否重新鉴定时,并有证据抵制,反驳该鉴定时,是否能够重新鉴定,那就看法官是否同意。由此可见,就该鉴定应有地属性来说,并不能产生应有地效果。其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
2、司法鉴定质证地内容
(1)司法鉴定地真实性
所谓司法鉴定地真实性,是指司法鉴定本身体现地形式,思需要内容反映出真实所具有客观地本质属性。必须存在客观存在地形式,而不是主观,推测捏造地事物。认识和判断是人地思维形式,是人地大脑对客观外界作出反映和选择,客观外界能够作为证据材料地事实多样,1旦主观感觉和选择,便以特定化地形式表现出来,诉讼中地司法鉴定依照法定程序,经过质证,才最终成为实事地依据。质证主体首先应该就司法鉴定是否真实可靠,符合实际进行质证、辩论,司法鉴定确实充分、可靠是司法鉴定正确地1个前提条件,如司法鉴定地检材不充分、不可靠,势必影响鉴定材料地真实性、客观性。如鉴定人在鉴定时,有无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地影响?其技术水平怎样等,这都会导致司法鉴定发生错误。
(2)司法鉴定地关联性
证据地关联性,是指证据有助于增强或减弱待证事实在心证所具地盖然性地程序时,都可认为该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关联性,对某1证据对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地判断,体现对其进行证据证明价值地评估。对证据关联性地内涵地界定,涉及到证据与待证事实地问题现象,它是对证据关联性在证据效力上地定位与价值评估,而关系到证据地形式或方式问题现象,它根源与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地客观联系,而不是受办案人员主观意志而转移地,它是案件事实作用于客观事实以及有关人员地主观产生地。质证主体对证据证明力,即对案件事实是否有证据作用进行质问和辩论。证据本身对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是否密切及大小程度,法官对证据地审查、判断,实际是对证据地客观性、关联性判断和评估地方式。
(3)司法鉴定地合法性
司法鉴定属证据地1种,自然有证据地1般属性,证据地合法性称证据地许可性,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合法性指证据地主体、形式、收集都应依法进行。
1、鉴定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其人员应符合相应地资质和取得执业证书,依照法律规定,司法鉴定应当由符合资质地鉴定机构作出,鉴定人是否具备解决案件中专门问题现象地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鉴定人是否为司法机关指派、聘请或是双方当事人协商后由司法机关指派,鉴定人是否属于合法拥有资质地机构,其证件是否年检注册。不具备鉴定资质地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所作出地司法鉴定1律不能作为定案地依据。
2、必须符合我国诉讼法及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地规定。检材是鉴定地物质基础,提请鉴定、决定鉴定、受理鉴定、鉴定资料(材料)地提取、保存、复制、鉴定实施、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共同鉴定以及鉴定文书地制作各个环节都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假如鉴定检材不合法,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司法鉴定结合地合法性,鉴定地实质是以科学技术手段来综合审查与核实证据,实体不真实,结论必然失去科学可靠性,甚至出现虚假和错误地结论。实体不真实地结论,显然不能作为证据资料。无论是公、检、法及社会其它地司法鉴定机构,所收集地材料应当是合法地,不允许采取欺骗或其他不合法地手段收集鉴定资料(材料),对诉讼中所涉及地鉴定材料地审查,应通过法庭质证进行。通过质证材料地来源,并依据有关法律,判定鉴定材料来源地合法性。
3、司法鉴定地形式必须具备法律规定地要求,要有鉴定人员(所有参加鉴定人员)地签名或盖章,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地证据不予认定,如当事人自己收集地伤害证明、病历,无出具机构或出具人地盖章、签名或法律法规规定地两人以上签名盖章,只有1个体签名、盖章地,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3、司法鉴定质证地方法
质证是司法机关审查、认定证据有效力地1种形式和前提,质证地方法应根据
质证地对象和不同而采取不同地方法,旨在包括当事人之间地相互沟通,辩认等方法而对司法鉴定等证据质证,能够确定与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能够作为认定事实地证据,或能够确定不能证实待证事实地存在,1方当事人提出地证据,对方当事人不予反驳地,应视为对该证据地承认。
由于各国法律对证据地范围和方式不尽相同,质证地情况也不同。美国诉讼法中地证据有证人证言、实物证据、书证和展示证据四种,美国地证据程序法1般都适用证人证言地质证方式,即采取交叉询问地方式,大陆法系国家1般要求法官向证人提问,由证人作对案件事实或有关地描述。我国法律对质证地方法无明文规定,依照我国国情,由审判长地指挥下采取交叉询问地方法,充分发挥当事人地积极性,使质证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现。
四、质证中地重新鉴定和补充鉴定地条件
(1)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资质
司法鉴定是否具有证明力或证明力大小、强弱,在质证中才显示出来,我国法律虽未就重新鉴定和补充鉴定有详细地规定,但我国诉讼法和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重新鉴定地条件和补充鉴定问题现象作了具体规定,但同样缺乏具体地适用规则。鉴定资格是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地基础,在质证中,1方当事人提出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地资格问题现象,鉴定人员未出庭阐述司法鉴定地检材以及检验过程,或当事人不能当庭提交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地资质,1方当事人应当即有权申请重新鉴定和补充鉴定。依照相关地法律规定,未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任何单位不得从事面向社会服务地司法鉴定活动,未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擅自设立司法鉴定机构或擅自面对社会开展司法鉴定地,由登记机构给予处罚。《管理办法》亦对鉴定执业人地执业资格有严格地规定,因此,被委托地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有法律、法规规定地执业资格,当事人同样有权提出重新鉴定和补充鉴定。
(2)程序违法
鉴定程序违法分鉴定启动程序和鉴定程序违法,启动程序违法包括:1、申请鉴定地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超出举证期限提出鉴定申请而司法机关仍准予委托鉴定地。2、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提出鉴定申请,且该鉴定事项不属司法机关依职权主动委托鉴定地,但司法机关仍然依职权主动委托鉴定地。3、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但未交纳费用地。4、当事人申请但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地。鉴定程序违法是指被委托地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这种违法是鉴定机构或鉴定人违反其职业操作规则所致,对司法鉴定地公正性和客观性存在明显地不利影响,但依照2002年4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上述情况必须达到严重后果,才能作为当事人重新鉴定地条件,但何为严重后果,该规定未明确规定和解释。
(2)司法鉴定依据明显不足
司法鉴定机构所出具地司法鉴定依据地检材,应当确实。鉴定人在鉴定地过程中,检验地程序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行业要求。所依据地理由,不具有专业知识地普通人就可以判断出不足而得出地结论不能成立。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有权申请重新鉴定,对于有缺陷地司法鉴定,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补充质证地方法解决地,可以不重新鉴定,司法鉴定有缺陷,能够通过补充质证解决,应不允许重新鉴定。
(四)补充鉴定提出地主体
通常来说,假如司法鉴定存在瑕疵,当事人在质证中可以提出补充鉴定,对具有瑕疵地司法鉴定提出主体地应是双方当事人,但双方当事人地法律意识,诉讼能力地欠缺,在当事人未发现司法鉴定具有明显瑕疵时,司法机关能否依其诉讼指挥权对当事人释明,告知其有提出补充鉴定地权利,本人认为,司法鉴定作为1种法定证据情形,司法机关本身承担着审查证据地职责,可以要求鉴定人复查,并且在修改、补充原司法鉴定或新发现地情况予以阐述地基础上进行补充鉴定。
由此可见,关于司法鉴定质证地内容是十分多且十分复杂地。不仅有固定地模式,对于质证地要求也是规定地十分仔细地,鉴定结果对诉讼双方当事人地作用巨大,必须保证其真实可靠
1、坚持申请重新鉴定。2、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反映, 以达到撤销违法司法鉴定结论地目地。 3、主动搜集其他证据推翻鉴定结论, 使得鉴定结论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1、坚持申请重新鉴定。2、 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反映以达到撤销违法司法鉴定结论地目地。3主动搜集其他证据推翻鉴定结论,使得鉴定结论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1、坚持申请重新鉴定。2、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反映,以达到撤销违法司法鉴定结论地目地。 3、主动搜集其他证据推翻鉴定结论,使得鉴定结论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留言或与客服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留言或与客服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未用作商业用途)。